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迎汪公抬亭子概述

    信息发布者:石林元
    2019-03-26 15:58:45   原创

    迎汪公抬亭子概述

    吉昌屯在安顺市方圆五十里的所有屯堡村寨,没有人不知道每年正月十八吉昌屯“迎汪公抬亭子”活动的。这一盛会场面之壮观,规模之宏大,可以说空前绝后。旧时叫“抬菩萨”,说起这项活动的前因后果,得先谈一下我村姓氏的特点:在建村于明洪武初年之征南大军留守戍边,伊始,以田、冯、汪、许、罗、胡、邹、范、马九姓初建,现在的大姓石姓与陈姓后来迁入,称客户。旧时抬菩萨以九姓为主,叫“九大会”,每三会负责主持一年,抬至“三殿九”(今马场仓库),再迎回来。当时三殿九有三间房屋的木料,可,用时装上,完了折回保管。由于时代变迁,姓氏人口的增加、减少、迁出,某些原姓无法支持,石姓加入了九大会到了新时代,成立“十八会”,初期是田、冯、汪、胡、石五大姓每姓三人,其他小姓一人组成十八会,后来又改变为三至五年选一次,每届九至十一人,可连选连任。

    这样的迎春盛会,几万人观看,多的时间上十万人,作为农村来说,如果没有广阔的场地没有足够的物质没有团结的组织和一心为公的群众没有各方面的艺术人才没有充足的人员调配没有良好的治安环境是完全不可能办到。难怪每年都有外村人说:“这种场面,我们那里是搞不起来的。”有的还羡慕的地说:“我们的小寨子连想都不敢想,没有七八百、千把人上前,是办不出来的。”的确如此,除了耗资不算,物力、人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都是尽义务,参加服务活动的人全部没有任何报酬,就此而言,没有一心为公的群众,没有一个团结的组织,不要说年年都办,就是办一年也成问题,有一个环节跟不上全部毁于一旦。因此,要了解“迎汪公、抬亭子”的整个过程,必须先从组织机构了解起,才会理解“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这里面有无数人在后面辛勤劳动。所以,能够成功的举办了百年盛会,是我村民的自豪。改革开放十年来,年年举行,无一次打架斗欧治安事件发生,是我村的光荣。

         十八会的组织机构及之前的筹备工作

    一、 十八会下设纸扎工艺组、司礼组、戏剧组、后勤组、治安组、服务组、宣传队、腰鼓队、秧歌队、舞狮队、地戏队。后勤组又分内勤和外勤;内勤管迎宾接待、伙食、茶水、来往礼仪,外勤管所需物质采购、生活物质采购。而治安组与服务组负责盛会的治安秩序。十八会成员只是指挥、调配人员、安排各项工作。所动用人员十八日这天最多的时候需要一千二百多人还是现在亭子用车,在以前仅抬亭子就需要二百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十八会成员每年腊月二十五以后,就要开筹备会议,协商该年的一切事务。正月初二开扩大会议,安排各组、队人员就位,决定该年所扎亭子的架数和戏剧内容。纸扎工艺组正月初六正式动工,舞狮、秧歌、腰鼓、宣传队,地戏队开始训练,编排节目,舞台开始装饰,全村热热闹闹,一切为了正月十八日,各自忙得不一以乐乎。

    二、正月元宵节,上、中、下街所有的街口敬门上彩灯高挂,形势内容不同的对联帖在敬门两旁。所需撑杆全部安排下去,活动范围内彩旗插遍,节日气氛更浓,从十五至十八这几天,白天街上热闹非常,各家各地的亲朋好友都光临了。晚上灯火辉煌,如同不夜之城,各街口彩灯五颜六色,非常壮观。

    十五这天还要亮亭(彩排)。艺人们把装好的亭子摆开大家观赏,不足之处在十六、十七补充,更加完善。十六晚上,司礼组的老人们在家沐浴更衣,穿戴整齐,就要进庙了。给汪公沐浴,更换衣服、垂帘等。旧时从这天晚上起每天早、中、晚、初更都要放神炮,初更放的叫“定更炮”,表示开始起更。所有人员都要把群众发现不足之处更正、补充。十七日迎春盛会活动前奏祭祀开始,这天是各姓聚集的日子,祭祀是“拈阄”来排顺序。先后将宰好大肥猪佩戴红花、,备办雄鸡、活鱼等,用腰鼓队迎送举行公祭。家族人员排队随祭品之后进庙,由司礼组的老人们在香烛纸钱的烟雾缭绕中颂唱汪公的德政功绩,行三跪九叩九献礼,先生唱读《祝文》、《赞词》。在这庄严的气氛中一姓一姓逐姓进行。公祭完毕后,还有信奉者私祭,有本村的、外村的、农村的、城市的。如北京、南京、贵阳、安顺、平坝等,都是来许愿还原的。同样有司礼组主持,分批进行,按先后顺序,秩序井然有条。直至晚上十二点还有人海如潮,所谓“场面宏大而壮观,信者成千上万”。这是我村人值得自豪的一天。

    神圣的日子,庄严的时刻,正月十八的到来。这天清早,神炮一响,所有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按时来到汪公庙,各负其责,毫不混乱。这天十点以前,还有外地来的私人奠祭,完了以后十八会代表所有的参加人员公祭。这时,化妆、服装、亭子装饰全部准备就绪,戏剧上亭,如《龙凤呈祥》、《普渡众生》、《天女散花》、《八仙献寿》等。每年不少于六架亭六出戏。上亭完毕,准备出发。在嘹亮的国歌声中,由司礼组的老人们经过沐浴,整冠更衣,于庄严肃穆中恭请汪公入舆。此时的戏台前,大街上,腰鼓队、秧歌队、舞狮队、花灯队、地戏队、彩车亭装队陆续有序进入指定位置。中午时分,汪公在众首翘望中迎出了。此时,大街小巷、阳台屋顶、村边地头,人头攒动、人流似潮,铁炮声声、地动山摇;锣鼓喧天、人声沸腾;鞭炮脆响、烟雾缭绕。受屯堡人尊敬的汪公神像端坐在轿中,由龙凤彩旗导引,仪仗队高举肃静、回避牌开道,随后是斧钺、大刀、日月、狮印、葵扇、罗伞及写有越国公爵、微州府主、忠烈汪王的牌子各一块。仪仗队后是由司礼组的二十四位村老,八人抬轿,十六人手持红纸包扎的香前后各八人随轿。随后就是彩船,舞狮、腰鼓、秧歌、花灯、地戏、彩车等队边舞边走。每当汪公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老人们就要齐喊“高升”,轿子停下,主人家点燃鞭炮与示礼迎,烧起香烛,虔诚祈祷,前放一方桌,桌上有糖食果品以迎候汪公赐福。这样一家接一家、一巷接一巷,到学校门口的神台不足五百米的路程却要走上三个多小时,可见礼仪之隆重,规模之宏大。

    到神台后,汪公请上神台,各队在服务人员的带领下,到指定的位置表演节目。之后,汪公还要在司礼组的护拥下,从外环村路到桃子园打面街施福于民,直至下午四、五点钟才荣返汪公庙,回归神位,祭祀活动完毕。

    值得一提的是,从一九八零年到现在,十多年来,每年正月十八日都没有下过雨。无论十七的气候怎样恶劣,一到十八就是晴天,并且还要出太阳。如果说不是神话,难道说有这样多的巧合吗?全村无论男女老幼,都与参加活动为荣,特别是小孩,争先恐后报名,这是百余年来的传统。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